“同志,俺家這土地承包證延包后還用換不?簽合同會不會很麻煩呀?”近日,在旌德縣蔡家橋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朱旺村村民陶大爺前來咨詢。“大爺您放心,舊證在新承包期繼續有效,不用換!后續簽合同走線上網簽,刷臉、點鍵一步到位,村里會統一通知,一點不費事。”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
這是蔡家橋鎮扎實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的生動一幕。為確保延包工作順利推進,蔡家橋鎮啟動了全面摸排工作。“我們組織全鎮8個村的村民組長、網格員,通過‘白天上門+晚間走訪+線上聯系’的方式,深入3538戶農戶家中,細致核查家庭人口、承包地現狀等情況。”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潘劍介紹,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農戶的信息采集工作,為下一步精準施策打下了堅實基礎。
針對摸排中發現的不同群體需求,鎮里制定了差異化解決方案。對全鎮摸排出的36戶無地少地農戶,明確集體機動地、新開墾土地將優先調配;對出嫁婦女、進城落戶農民等群體,建立了“一事一議”協調機制。“我出嫁后一直擔心土地權益問題,現在鎮里有了專門保障機制,心里踏實多了。”凡村村民李大姐欣慰地說。
在服務流程上,該鎮依托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網簽系統,推行“指尖辦”便民模式。村民只需通過手機登錄平臺,即可完成人臉識別、電子簽章等步驟,全程不超過10分鐘。同時,全鎮8個村均配備了專職代辦員,為村民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以前辦事要往鎮上跑,現在村里就能辦,真是太方便了!”慶豐村種糧大戶張師傅連連稱贊。
按照工作計劃,該鎮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面摸底,2026年9月底前集中完成延包合同網簽工作。“我們將繼續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確保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鎮分管負責人楊光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