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位于皖南腹地,建縣于唐寶應二年(公元763年),縣名寄意“旌表其禮,以彰其德”。全縣面積907平方公里,轄10個鎮68個村(社區),人口14.21萬,是中國靈芝之鄉、中國宣硯之鄉、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這里區位獨特。旌德西倚黃山,距黃山風景區僅60公里,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區。地處長三角腹地,東臨滬蘇浙,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輻射區。
這里交通便捷。旌德境內205國道、330國道、207省道縱橫交錯,安旌高速開工建設,揚績高速鴻門互通、蕪黃高速相繼建成通車,在全市率先實現縣鎮村三級新能源公交全覆蓋。
這里生態優良。旌德境內重巒疊翠,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97.9%,縣域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是全國綠化模范單位、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
這里物產富饒。旌德素有“徽州糧倉”之美譽,旌德大餅被央視推介,旌德大米被列入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擁有靈芝、青蔗、梅花鱉等6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這里人文燦爛。旌德名人輩出,元代縣尹王禎編著《農書》、發明木活字,《旌德縣志》是世界上第一部用木活字印刷的書籍。人痘接種法發明者江希舜、近代詞媛呂碧城、第一個紅色縣長譚梓生、革命烈士江上青等都是旌德驕傲。2001年5月21日,江澤民同志親臨江村視察并題字留念。
這里底蘊深厚。旌德是徽文化發祥地之一,有江村、文廟兩個國保單位,中國三大源流宗譜考之一的《濟陽江氏金鰲派宗譜》,宣硯制作技藝等10余項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里宜居宜游。旌德擁有A級以上景區55個,先后榮獲中國十佳休閑養生旅游縣、最具投資開發價值旅游縣稱號,云上梯田農耕文化活動連續三年被央視現場直播。
這里勇于創新。旌德率先頒發全國首本《生態資源受益權證》,首先成立“兩山銀行”,完成全省林業碳匯交易第一單,被定為安徽省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林長制、集體經濟發展、積分制管理等工作在全國、全省相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先后榮獲中國營商環境最佳縣、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省信訪工作優秀單位、省鄉村治理試點示范縣、省雙擁模范縣、省質量強縣、省衛生縣城等稱號,獲評省2023年度工業發展10快縣。
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69.2億元,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8495元、20088元,增長4.6%、5.6%;PM2.5平均濃度21.4微克/立方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