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和結構性矛盾調整消化的陣痛,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秀美旌德突破年”活動要求,積極應對,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3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8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9.9億元,增長8.1%。一二三次產業比例為21.5:47.3:31.2。工業化率為35.5%。
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
指 標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生產總值 |
317042 |
6.0 |
|
第一產業 |
68256 |
4.0 |
|
第二產業 |
149790 |
5.6 |
|
工業 |
112591 |
5.5 |
|
建筑業 |
37199 |
5.9 |
|
第三產業 |
98996 |
8.1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0419 |
7.2 |
|
批發和零售業 |
15496 |
7.0 |
|
住宿和餐飲業 |
4740 |
7.4 |
|
金融業 |
8878 |
13.0 |
|
房地產業 |
8218 |
1.4 |
|
營利性服務業 |
12498 |
16.1 |
|
非營利性服務業 |
38747 |
6.7 |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460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11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23公頃,甘蔗種植面積152公頃,蔬菜種植面積2818公頃。
全縣糧食產量穩定,按照國家統計局宣城調查隊反饋,我縣糧食總產量為43500噸,增長1.16%。油料產量6040噸,下降10%。棉花產量135噸,增長8.9%。煙葉產量1425噸,增長1.8%。茶葉產量468噸,增長30%。
2014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噸
|
產品名稱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糧食 |
43500 |
1.16 |
|
油料 |
6040 |
-10 |
|
其中:花生 |
1340 |
11.2 |
|
油菜籽 |
3940 |
-16.3 |
|
棉花 |
135 |
8.9 |
|
烤煙 |
1425 |
1.8 |
|
茶葉 |
468 |
30 |
|
蔬菜及食用菌 |
50775 |
4.6 |
|
水果、瓜果類 |
17586 |
1.2 |
年末全縣生豬存欄48310頭,比上年增長5%;全年生豬出欄7556頭,增長3.4%。全年肉類總產量9301噸,比上年增長3.3%。禽蛋產量1780噸,增長0.8%。全年水產品產量1910噸,增長4.1%。
2014年,全縣新認證綠色食品1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6個。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新增合作社21家,家庭農場28家,申報省級龍頭企業3家。三溪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獲省政府批準實施。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6590千瓦,比上年增長3.1%;農用拖拉機達到3753臺,其中大型拖拉機27臺,聯合收割機達到171臺;全年農村用電量3243萬千瓦小時,增長5.4%;化肥施用量(折純)4781噸,下降5.8%。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4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0戶,比上年增加1家。2014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0673萬元,比上年增長5.2%。
15個大類行業中,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主要行業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木材加工和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呈兩位數增長分別為29.5%、26.5%、20.6%和13.7%。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2億元;實現利潤3.8億元,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07.5%。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如下:大米生產76798噸,比同期增長6.5%;磚生產8040萬塊,比同期增長31.6%;玻璃纖維布生產395萬米,比去年增長12.5%;燈具及照明裝置生產28.6萬套,比去年增長20.7。
2014年末全縣資質內建筑企業4家,全年建筑企業利稅總額2952萬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15483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3%;竣工面積190383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4.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6555萬元,同比增長15.7%。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76.9%;第二產業投資下降8.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5.3%。分行業看,工業投資下降8.6%,其中制造業下降7.6%。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91276萬元,同比增長26.2%。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6383平方米,同比增長2.9%;商品房銷售額47495萬元,同比增長7.3%。
從重點項目看,2014年全縣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8個,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17663萬元,億元以上項目占全部投資32.1%。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61895萬元,比上年增長12.6%。分銷售地區看,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7137萬元,比上年增長13.2%,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4758萬元,增長12.1%。按行業分,實現批發業銷售額1233萬元,增長12.5%;實現零售業銷售額118438萬元,增長15.9%;實現住宿業營業額11904萬元,增長6.8%;實現餐飲業營業額30320萬元,增長15.2%。
2014年末全縣限額以上單位共30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全年實現商品零售額40941萬元,增長8%,其中,汽車類類增長25.3%,中西藥品類增長16.9%,糧油、食品類增長15%,日用品類增長9.8%,石油及制品類下降18.8%,受電子商務沖擊,服裝、鞋帽類商品零售額下降較大達49%。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463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出口4630萬美元,增長19.8%。
全年新批省外合同項目22個,投資規模42.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7.3億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89萬美元,增長48.6%。
2014年,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旌德靈芝文化旅游節暨靈芝產品博覽交易會。與黃山區聯合成功舉辦“徒步東黃山?醉美古道行”活動。朱旺村入選中國傳統古村落,朱旺景區、旌歙古道3A評審通過驗收。全年接待游客12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75億元。全縣星級飯店總數3家,星級飯店客房386間,旅行社4家。全縣新增加A級景區2家,達到4家。
七、交通和郵電
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59045萬噸公里,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1%,公路客運周轉量64917萬人公里,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8%。年末全縣民用汽車保有量12707輛,公共汽車營運車輛11輛,出租車79輛。
年末固定電話2.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9.3萬戶,年末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計算機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萬余戶。
八、財政和金融
2014年,全縣財政總收入62487萬元,比上年增收2410萬元,增長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47990萬元,增長3.9%。地方財政收入46364萬元,比上年增收2615萬元,增長6%。全縣財政支出109273萬元,比上年增加5498萬元,增長5.4%,其中,城鄉社區服務支出增長82%,交通運輸支出增長23%,教育支出增長1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1%。
2014年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73751萬元,增長10.5%,余額比年初增加44890萬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為329337萬元,增長12.3%,比年初增加36163萬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49731萬元,同比增長22.8%,余額比年初增加46343萬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20所,在校學生10007人,專任教師930人。中職學校1所,在校學生905人;中學8所,在校學生3540人;小學10所,在校學生5552人。2014年,全縣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9.86%,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5.12%,高中毛入學率達91.83%。
全年完成專利申請量301件,其中發明專利95項,實用新型專利205項,外觀設計1項。獲得專利授權180件,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73項,外觀設計5項。有7家企業申報省高新技術產品,有8個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2014年末,全縣有21家企業,擁有高新技術產品達到63個。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所。共有文物保護單位3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63項,其中:省級2項,市級6項。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綜合人口覆蓋率98%。
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15個(不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1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81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312人。衛生機構共有床位45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272人。
2014年,參加安徽省十三屆運動會,獲青少年女子排球第六名。參加宣城市田徑錦標賽暨陽光體育大會獲得2金、4銀、6銅的成績。
群眾健身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先后舉辦了全縣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比賽,全縣美好鄉村運動會,全縣中小學生籃球賽,縣直機關廣播操比賽和冬季長跑比賽。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49608人,其中:男性人口77694人,女性人口71914人,性別比為108:100。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0.3‰,死亡率7.1‰。常住人口12.2萬人。
全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2976元,增長9.7%。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794元,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9116元,增長10.2%。
年末全縣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5321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39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6670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717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950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122272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人數7730人。新增城鎮就業3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內。
2014年末全縣社會福利收養機構13個,社會福利收養單位床位830張。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對象做到了應保盡保,其中:城鎮居民1543人,農村居民5595人。
十二、環境和安全生產
2014年,榮獲“中國生態魅力縣”、“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和“安徽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稱號。
2014年,全年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全年空氣優良率達94.8%。
全縣共創成國家級生態鄉鎮5個、省級生態鄉鎮9個,省級生態村15個和市級生態村52個。全縣共組織實施5個污染減排項目,關閉減排化學需氧量(COD)企業3家,污水處理集中處理率達100%。
2014年,美好鄉村建設共整合資金1.4億元,新創省級美好鄉村5個,縣級美好鄉村11個,鄉鎮自主創建美好鄉村23個。到2014年末各級美好鄉村總數達63個,實現美好鄉村中心村建設全覆蓋。
2014年,全縣共發生事故17起,死亡4人,同比分別下降73%和持平,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6起,死亡4人,火災事故1起,沒有人員死亡。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占總控制指標的66.7%。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控制指標的100%(其中生產經營性事故死亡人數占控制指標的100%)。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2011年國家統計制度改革,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