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旌德縣興隆鎮大禮村牛背嶺的千畝香榧林迎來豐收季。連綿山坡上,農戶們腰系竹簍穿梭林間,指尖輕旋果柄采收果實,一幅生態與豐收交織的鄉村圖景徐徐展開。
“今年風調雨順,香榧果仁長得格外飽滿,產量比去年提高了近一成半!”種植戶余蘇建笑著說。據悉,這片香榧林總面積超1000畝,定植香榧樹4萬余株。其中,近20年樹齡的植株已進入盛產期,成為穩定產出的“主力軍”。今年,得益于充足的雨水與適宜的光照,香榧果普遍個頭飽滿、果肉厚實。根據當前采摘進度預估,鮮果總產量有望突破8000斤,較去年增產約15%。采摘過程中,農戶們嚴格遵循“輕采輕放”原則,通過旋轉果柄取下果實,避免因硬扯損傷結果枝,為來年持續豐產打下基礎。香榧素有“千年圣果”之稱,其最獨特的特質便是“三代同堂”。同一棵樹上,既有成熟待采的果實,也有次年待長的幼果,還有剛萌發的花芽,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歷經整整三年,漫長的生長周期讓其愈發珍貴。不僅如此,香榧樹壽命可達數百年,根系發達且深扎土壤,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態,是守護山林的“綠色衛士”。
該村依托這一特性發展林下經濟,在香榧林間養殖土雞,形成“樹上結香榧、林間養家禽”的立體農業模式,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收益的雙向奔赴。大禮村村干部李俊杰指著連綿的山林說:“昔日的荒坡,如今真正變成了鄉親們的綠色銀行。”憑借“生態種植、傳統工藝”的品質優勢,這批香榧不僅在本地的商超和農貿市場廣受歡迎,還吸引了來自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的線上訂單。隨著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的自發推薦,“興隆香榧”的品牌影響力正逐步擴大。這枚小小的金色果實,承載著村民的致富期盼,從深山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