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靈芝之鄉”旌德縣東北部,有一個“八山半水一分半田”的山區鄉鎮云樂,這里層巒疊嶂,松竹連綿,晝夜溫差大,屬于典型的 “晴天早晚遍地霧,陰雨整天滿山云”的皖南山區小氣候,適宜靈芝等菌類植物生長,歷史上就是“中國四大名菇”之首“徽菇”的原產地。
為了促進年輕干部之間相互學習和共同成長,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云樂鎮精心組織開展“青禾成立營”系列活動,讓年輕干部真正把工作地當成“第二個家”。
7月31日晚6時20分,第一期“云樂夜話”年輕干部交流分享會在該鎮文化站拉開帷幕。20余名年輕干部齊聚一堂,圍繞履職經歷、基層感悟與意見建議展開深入交流。鎮黨委書記譚守正、黨委副書記湯超和青年干部們圍坐一起,共話成長之路,共謀發展大計。
新入職公務員夏余慶,一位剛脫下軍裝加入云樂“大家庭”的退役軍人,分享了角色轉變的適應過程。“從守衛祖國到服務鄉親的‘最后一公里’,崗位不同,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相通的。初來乍到,我感受到山區工作的復雜性和群眾需求的多樣性,就像站新崗一樣,需要快速熟悉‘地形’。”夏余慶侃侃而談,“這一個月,從防汛排查到入戶走訪,每一項工作對我而言都是學習的機會。我將把部隊的紀律性和責任感融入新工作,希望能和同事們一起,為云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戰場’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兩年來,厚厚幾本調解筆記記錄的不只是家長里短的糾紛,更是鄉親們最真實的關切和期待。在山里做調解,‘理’很重要,但‘情’更是關鍵。”在該鎮綜治辦從事矛盾排查化解工作3年多的梁堃,分享了自己的“前線”心得。“未來,我希望能探索更多適合云樂的‘多元調解’模式,把糾紛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和鄉親們一起走出發展的幸福路。”
分享會上,年輕干部們結合各自工作崗位,從基層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角度切入,用鮮活案例講述基層故事,既剖析了工作中的挑戰,也提出了一些創新性建議。現場討論持續升溫,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與頻頻響起的掌聲,映襯著年輕干部對云樂發展的熱忱與思考。
“要堅持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堅持在攻堅克難中磨礪鋒芒,勇挑項目建設、防汛抗旱等重擔;堅持在創新探索中走在前列,為云樂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云樂鎮黨委副書記湯超語重心長地寄語青年。
云樂鎮黨委書記譚守正表示,“云樂夜話”是“青禾”破土的第一步,日后還將開展“青禾計劃”“多彩云樂”等系列活動,通過交流分享、集中學習、文體賽事等方式,不斷讓年輕干部提高能力及情感歸屬感,營造團結、和諧、奮進、向上的濃厚氛圍,真正讓云樂鎮成為年輕干部愿意扎根的熱土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