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旌德縣蔡家橋鎮的群山環抱中,旌德縣虎威黃山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當地特色黃牛產業實現質的飛躍,讓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旌德黃牛”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旌德縣虎威黃山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從1997年的三頭黃牛起步,歷經20余年精心經營,如今存欄量已達400余頭,建立起從養殖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從傳統養殖到現代化經營的跨越式發展。
與安徽農業大學共建的“科技小院”成為產業發展的智慧引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服務模式,通過基因測序、系譜分析等現代技術,該合作社建立起完整的旌德黃牛遺傳資源數據庫,研發的綜合防治方案使犢牛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為這一珍貴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該合作社堅持生態養殖理念,采用稻草秸稈、玉米秸稈、水果皮等作為主要飼料,推行“秸稈-飼料-養殖”綠色循環模式,年消納農作物秸稈1000余噸。這種“以廢為寶”的生態養殖方式,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合作社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免費為周邊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飼料配比方案和疫病防治服務。通過統一提供優質飼料、共享銷售渠道等方式,帶動當地300余戶養殖戶實現增收致富,實現了“養好一頭牛,帶富一方人”的產業振興目標。
未來,該合作社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品牌建設,讓這份來自皖南山區的特色美味香飄更遠,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