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治理實踐中,旌德縣蔡家橋鎮華川村以鄉賢治村為發力點、以道德治村為立足點,將鄉賢納入到鄉村治理體系之中,通過鄉賢的引領帶動,形成“人人向善行善,人人奉獻愛心”的深厚氛圍。
強化鄉賢組織力量。目前華川村共有人口1703人,其中外出務工經商人員800人。80多位在外成功人士。華川村依托鄉賢資源,組織成立了鄉賢參事會、鄉賢愛心基金會。將熱心黨員,在外經商辦企業的鄉賢以及本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到自治組織中來,積極引導他們共同協助開展村級工作。
邀請鄉賢“參事議事”。“大溪河兩岸要拉前做好規劃,等護岸做好之后留一塊適當的空地將來發展民宿。”鄉賢張玉榮在鄉賢參事會上提出后,華川村兩委立即啟動預案進行規劃。重大決策出臺、重要事項安排,必請鄉賢參事會提建議,謀思路是華川村約定俗成的習慣。見賢思齊的文明風尚和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在華川村日益濃厚。
發揮鄉賢榜樣作用。在廣東深圳經售家具的鄉賢張玉榮捐贈兩大卡車價值十幾萬元的家具,通過村鄉賢參事會發放給貧困戶及同村村民,并向村閱覽室贈送一套家具,方便村民農閑閱讀漲知識;在縣城從事建筑裝璜的鄉賢龔東輝為村里公益事業先后捐資5萬元;在北京創業的袁秋燕連續六年給喬亭小學捐贈校服、書籍及學習用品,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教育發展;建檔立卡脫貧戶王成先和困難戶劉西武因患大病花費巨資,鄉賢們知情后迅速主動捐款幫助他們渡難關;疫情期間,鄉賢們帶頭捐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抗疫資金。在鄉賢助力下設立的鄉賢愛心基金會,每年獎勵村里涌現出來的各類好人和道德模范,鼓勵村民學習好人,爭做道德模范。如今華川村已有40多人被評為各級各類好人和先進模范。
在鄉賢文化的引領下,華川村向“強富美”的現代化新農村邁進,成為推進鄉風文明的典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