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旌德縣認真謀劃,全方位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讓教育回歸本位,取得了積極成效。
智慧教育全覆蓋,讓孩子們在學校課堂內“吃飽”。縣委縣政府投入6646萬余元,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中小學智慧學校全覆蓋,為全縣15所公辦學校182個班級配備了智慧課堂設備;建成了15間語音聽說教室、6間雙師課堂、1間AR/VR創新實驗室,新建旌德縣教育云平臺,與安徽省基礎教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依托平臺中的大數據分析為全縣教育教學科學化、精準化管理提供依據和參考。截至目前,教師依托智慧教育平臺每周開課3.1節;教師備課使用資源41.8萬余次,平均每周每位教師38次;課堂師生互動達14.1萬余次。學校圍繞“高效工作”“創新教學”“數據育人”育人目標,發揮信息化本身的高效、開放、連接的作用,為學校“雙減”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力促進了學生在課堂內“吃飽”。
個性化課后服務,讓孩子們在延時托管中“吃好”。按照“學生自愿、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原則,細化課后服務工作流程,主動做好政策宣傳,積極實施課后服務工作。鄉村學校針對性開展課后服務工作,中午時間安排教師開展課業輔導、閱讀少兒讀物等服務,放學后,根據農用班車時間前后,安排體育、文藝類活動,直到將學生安全送上回家班車;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對志愿申報課后服務的學生提供課后服務,課后服務的內容除了作業輔導,還根據學生的需求安排了興趣小組活動,如田徑隊訓練、籃球隊訓練、足球、排球等,實施以來,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的支持,效果顯著。截至2021年6月底城區公辦中小學學生數5381人,參加課后服務人數3760人,占比69.88%;鄉鎮公辦中小學學生數1688人,參加課后服務人數,占比68.72%。秋季開學后我們將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做到全縣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全覆蓋,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讓學生“吃好”,把惠及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實事辦好。
規范校外培訓行為,讓孩子們在自主選擇中“吃健康”。出臺了《旌德縣2021年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穩定工作實施方案》,縣教體局開展全面排查,掌握本縣校外培訓機構特別是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總數、從業人數、招收學生數、預收費等情況,每周五前督促校外培訓機構在“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上更新機構相關信息,嚴控培訓時間,培訓期間,上午不早于8點,晚上不遲于8點半,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黑機構”2家,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機構立即停業整改,防止出現安全事故。同時加強政策宣傳,積極解疑釋惑,回應社會關切,做好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爭取各方支持,營造良好氛圍,高度重視校外培訓機構涉穩風險防控工作,不麻痹大意,不簡單操作,排除風險防患于未然,緩解社會焦慮,讓家長理性的選擇,降低家長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沖動,讓孩子們在自主選擇中“吃健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