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旌德縣蔡家橋鎮朱旺村,青磚黛瓦、馬頭墻下,一場“修舊如舊”的古建筑修繕工程正有序推進。腳手架上,工人們細心補砌磚墻;街巷深處,清淤車輛正清理河道……這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傳統古村落,正通過系統性保護修繕,煥發新的生機。
朱旺村的保護與發展,是一場“慢工出細活”的匠心實踐。項目負責人茆大富介紹,此次修繕計劃始于五年前的深入調研與系統謀劃,今年正式啟動實施。項目覆蓋全村核心區域約50%的房屋建筑,惠及400余戶村民,預計6個月內全面完工。
“我們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原則。”茆大富說,景區內已掛牌的文物建筑不在此次修繕范圍內,而是以“現狀建筑改徽”和“功能提升”為重點,對2015年旅游開發時期改造的民居進行全面升級,既延續徽派建筑風貌,又提升村民居住品質。
此次修繕不僅是“墻面”工程,更是“里子”工程。除了對建筑外立面進行傳統工藝修復外,還同步推進基礎設施維護、周邊環境整治、河道清淤等配套工程,實現“建筑可閱讀、街道可漫步、水系可清游”的整體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積極吸納本地工匠參與建設。“我做了二十多年的泥瓦匠,能親手修繕自己家鄉的古建筑,特別有意義。”一位正在作業的朱旺村村民笑著說。這種“家門口就業”的模式,既保證了施工工藝的原真性,也帶動了村民增收,實現了“護古、利民、增收”的多贏。
作為“古徽州村落連片保護提升項目”的重要節點,朱旺村的修繕工程是旌德縣推動傳統村落整體性保護、活態化傳承的縮影。通過建筑風貌的統一管控、人居環境的整體提升、產業功能的有機植入,昔日的古村落正逐漸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宜居宜游之地。
項目完工后,朱旺村將在保持原有格局和風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村落品質和旅游體驗,推動文化保護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徽州古韻在現代生活中“活”起來、“火”起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