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攝影剪輯、手工針織……最近,安徽旌德掀起一股“文明夜校”風潮,“今晚你上什么課?”成了當地群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夜校,是成年人的“興趣班”。“希望有一個獨屬于自己的‘第三空間’,緩解職場和家庭的壓力。”“能實實在在學些以前感興趣卻沒機會學的新東西。”“下班后想放松一下。”……旌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群眾訴求放在心上,聚焦“八小時外”的服務需求缺口,探索文明實踐“錯時、延時、隨時”服務新內容——“文明夜校”應運而生。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深入調研,根據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結合旌德本土特色,研究制定《“旌德有禮文明夜校”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方案》,招募10名專業人才組建文明實踐主理人隊伍,精心定制瑜伽、書法、國畫、舞蹈、針織、選科指導等13門貼近生活、當下流行且實用有趣的課程。課程一經推出,上課名額瞬間被“秒光”。
“白天上班對著電腦,晚上下班不是刷手機就是追劇,感覺時間都虛度了。來夜校上課,既能學到真本事,又認識了新朋友,一舉兩得!”憑手速搶到瑜伽課的王女士開心地說,“大家一起上課,還能督促自己別總犯懶。”
每當夜幕降臨,夜校教室里總是燈火通明、人氣十足。書法課上,學員們屏息凝神跟著老師臨摹字帖,在一橫一豎間體會漢字的結構之美;舞蹈教室中,伴隨著悠揚音樂,學員們翩翩起舞、舒展筋骨;八段錦課堂上,大家跟著老師調整呼吸、舒展肢體,在一招一式中放松身心;針織課里,學員們握著毛線鉤針專注操作,按照老師傳授的技法,一點點勾出花萼、花瓣;國畫課上,學員們手握毛筆,在宣紙上認真勾勒絲瓜的輪廓……
江強宏是旌德書畫圈的名人,也是工藝美術師、非遺旌德漆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說:“非常榮幸受文明實踐中心邀請教授國畫課程。考慮到學員基礎,我計劃從畫瓜果、魚蝦、花鳥起步,逐步過渡到畫山水。希望通過一年半載的培訓,能發現一些有繪畫天賦且感興趣的學員,教他們旌德漆畫,把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鮑國慶一直從事裝修工作,得知文明夜校有免費國畫課,立刻動了心:“老師從握筆、調墨到構圖、上色,每一步都耐心教導。在這里不僅學了繪畫,還提升了審美,對我的工作也很有幫助。”
截至9月底,文明夜校報名人數達595人,上課人次超1400次。面對市民高漲的學習熱情,旌德縣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劉玉峰表示,文明夜校并非“一辦了之”。下一步,將建立靈活的課程調整機制,廣泛收集學員反饋意見,及時優化授課內容、教學節奏、課堂要求等。
更值得期待的是,旌德文明夜校正籌備推出“點課”服務——由市民“點單”、夜校“接單”,更好滿足市民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學習成果展示是文明夜校下一步的“重頭戲”。學員們的優秀國畫、書法、針織作品及舞蹈成果,將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與“旌德有禮精彩有你”新時代文明實踐月月行活動聯動:不久后,月月行舞臺上會有夜校學員的精彩舞蹈表演、書法展示;展板展示區會呈現大家的繪畫作品;精美的針織成品還可能用于義賣或裝扮公共空間……
劉玉峰表示:“我們創辦‘文明夜校’,旨在解決群眾下班后精神文化需求與公共服務時間錯位的矛盾,通過‘錯時+延時’服務模式打造‘夜間加油站’。它不僅是學習平臺,更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社區的紐帶。我們將通過豐富夜校內容、推進課程反哺、分層分類設計、拓展所站分校等方式,推動文明實踐陣地從‘有形覆蓋’邁向‘有效覆蓋’。”
現下,文明夜校的燈火正在旌德的夜晚溫柔蔓延。朋友圈里,夜校打卡內容刷屏:新畫的“胖絲瓜”、剛勾好的花骨朵、最新拍攝的攝影作品……每一條都訴說著學到新技能的雀躍。
曾經宅家的夜晚,被一起上課的約定取代。充實的夜晚格外美好,旌德文明夜校的故事,還在繼續……(葉志天 文/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