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基層醫療資源分散、服務能力不足等難題,旌德縣衛健委以構建“縣強、鎮活、村穩、上下聯、信息通”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目標,打破行政壁壘、資源壁壘和利益壁壘,實現“一家人、一本賬、一盤棋”,提升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讓患者在家門口就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組織架構與管理機制融合。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為核心,整合10個鎮衛生院及58個村衛生室,組建兩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進“人、財、物”統一管理,明確權責分工,避免各自為政。建立醫共體內人員上下貫通工作機制,打破編制、人事關系壁壘,讓醫護人員在醫共體內雙向流動。建立聯合會議制度,定期協商醫療資源分配、重點專科建設、公共衛生服務等事項,確保各成員單位目標一致。
醫療資源與服務能力融合。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牽頭醫院承擔急危重癥救治、疑難病診療,基層醫療機構負責常見病診療、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建立會診轉診綠色通道,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格局。實行優質資源下沉,牽頭醫院定期派駐專家到基層坐診、帶教,幫助基層提升診療能力。通過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等技術,讓基層患者共享上級醫院資源。今年以來兩家牽頭醫院組織專家下沉438人次,開展義診20余場次,診療患者4113人次。
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融合。統一人才培養。建立醫共體內人才輪崗機制,選派基層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培訓,上級醫院骨干到基層駐點幫扶,提升整體專業水平。牽頭醫院開展醫聯體協作,上半年專家來旌坐診80人次,接診疑難重癥572人次,開展教學培訓18次。推行“縣管鄉用”“鄉管村用”模式,解決基層人才短缺問題。2023年以來培養農村訂單定向免費生18名,26名高考生與縣人民醫院簽訂定向培養就業協議。
信息平臺與數據共享融合。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建成慢病管理中心,依托覆蓋醫共體各成員單位的電子病歷系統、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和轉診平臺,實現患者診療記錄、檢查檢驗結果互聯互通。推廣“互聯網+醫療”服務,通過在線問診、慢病管理等,讓基層患者便捷獲取上級醫院服務。醫共體內部做好雙向轉診、遠程會診、遠程影像等平臺的服務支持工作。截至目前,雙向轉診累計完成1862次,縣域遠程心電診斷21372次,縣域PACS(影像中心)協同診斷10636次。
醫保支付與利益共享融合。完善包干機制,強化利益共享。實行“總額預付、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按人頭總額預算辦法,將籌資基金的95%作為醫共體按人頭總額預算基金,由醫共體包干使用,充分發揮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的杠桿作用。強化醫保基金規范管理,牽頭醫院開設醫保、公衛、藥品等賬戶,將醫保基金、公衛資金統一撥付,并及時核算保障資金有效運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