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旌德,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長卷——朱旺村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路西村的千畝茶園云霧繚繞,白地鎮的田園風光如詩如畫……今年以來,旌德縣以鄉村旅游為抓手,通過“交通+民宿”雙輪驅動、“賞花+茶旅”業態創新,激活文旅消費一池春水。據統計,1—4月全縣共接待游客255萬人次,同比增長18.8%;實現旅游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9.5%,文旅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快旅慢游”打造新體驗
“從高鐵站到景區無縫銜接,下了高鐵,乘坐旅游專線就能直達景區,這種體驗太省心了!”日前,來自江蘇的游客劉金橋在旌德縣朱旺景區游玩時,對當地便捷的交通贊不絕口。
為了讓游客更便捷地抵達各個景點,旌德縣不斷完善旅游交通網絡,開通公交線路33條、旅游專線2條,串聯朱旺村、馬家溪等A級及以上景區8家、旅游村落17處。同時還開設了“兩省三地”跨區域旅游公交專線2條,設置停靠站112個。截至4月底,發車約7200趟、運送乘客約25.2萬人次。
交通的“快”與民宿的“慢”在旌德完美交融,一批高品質民宿讓人流連忘返。“我特別喜歡這里的環境,民宿的服務也很貼心,住在這里感覺特別放松。”在該縣鮑家莊園入住的游客張先生說道。鮑家莊園這座配備了賞荷園、垂釣區、親子攀巖、燒烤場、KTV等園內休閑娛樂設施的園林別墅式莊園僅是旌德住宿業態的縮影,目前全縣28家民宿共提供床位680個、餐位近1000個,其中4家獲評省皖美金牌民宿,3家獲評銀牌民宿。
“賞花+”做活融文章
清晨的薄霧散去,白地鎮的千畝梯田瞬間“活”了過來。“這里的梯田景觀太美了,好像大自然的調色板。”游客們穿梭在田間,一邊拍照一邊贊嘆。
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旌德縣不斷創新農旅融合模式。今年,該縣探索“賞花+”春日旅游體驗模式,發布“春日限定”賞花指南,圍繞梅花、油菜花、映山紅等主題設計賞花線路4條。在白地鎮汪村村,當地打造“云上梯田 嶺下花海”生態美學場景,提供花海打卡、花海圍爐等活動體驗,吸引了游客近萬名。“我們通過特色景觀打造和活動策劃,有效帶動了鄉村旅游人氣。”白地鎮汪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江琦表示,將繼續走發展與融合之路,讓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除了油菜花,旌德的梅花、映山紅等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在興隆梅園,500畝梅園涵蓋七大品種,白梅如雪、紅梅似火,園內設“三友亭”“梅園香徑”等詩意景點,游客可參與梅酒制作、詩詞創作,打卡十大寫生基地。而在黃高峰,野生高山杜鵑漫山遍野,紅粉交錯,與蒼翠山巒相映成輝,被譽為“皖南井岡”。“賡續紅色基因”登山賽等特色活動在這里開展,攝影愛好者可拍攝杜鵑與革命遺址的融合景觀,參與紅色主題文創市集。
以茶興業煥活鄉村
旌德的青山綠水間,茶產業與旅游業正奏響融合發展的新樂章。沿著山路而上,來到旌德縣三溪鎮路西景區“空中茶園”,這里近千畝的茶園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茶壟隨山勢起伏,于高山云霧間構成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景區推出的采茶制茶體驗項目,讓游客得以深度參與茶葉從采摘到制作的全過程。
游客們在茶農的指導下,背著茶簍,穿梭在茶樹間,親手采摘鮮嫩的茶芽。隨后,游客們還可以參與茶葉炒制過程,體驗傳統制茶工藝的魅力。來自上海的游客馬先生興奮地說:“第一次走進茶園采茶,感覺特別新鮮。這里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看著自己親手采摘的茶葉,特別有成就感。”在體驗采茶之后,游客們還可以參觀茶葉加工廠,了解茶葉從鮮葉到成品的制作過程,品嘗一杯剛剛炒制好的新茶。
近年來,當地憑借優美生態環境,堅持農旅融合發展,以“茶園中療愈生活”為主題,開發茶園觀光、休閑度假、研學體驗等旅游產品,把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繪就了農旅融合的新景象。截至4月底,三溪鎮路西村“空中茶園”共接待游客已超1萬人次。
從阡陌交通到詩意棲居,從花海盛景到茶香沁脾,每一處創新實踐都為旌德縣全域旅游注入活力。“我們將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旌德縣文旅局局長賀懿華介紹,未來將重點打造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康養度假、鄉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全面推進旅游產業提質升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